新闻资讯
News
Contact

喷雾理论(流量与压力、流量与密度、喷雾角度
发布日期:2018-11-17 14:15:42 作者:admin 点击:5829
喷嘴的喷雾理论涉及到流量、压力、介质密度、喷雾角度和喷雾范围、喷雾液滴、喷雾冲击力、磨损、腐蚀、粘结、温度等等。本文所涉及的喷雾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,均以水作为标准介质。
流量与压力的关系:
喷嘴流量在同种介质下大致与喷雾压力的平方根成正比例,流量因喷雾压力而异,它随喷雾压力的增大而增大。一般说,流量和压力的关系如下:
流量与密度的关系:
密度是液体的一定容量与相同容量水的质量之比。不同的密度值代表不同的液体类别,在喷雾中,液体(除水外)密度主要影响喷雾喷嘴的流量。以水为介质的液体是计算其它不同液体的基础,根据流量与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例的关系,可计算出不同密度液体的流量。具体公式如下:
喷雾角度和覆盖范围
理论覆盖范围是根据喷雾夹角和距喷嘴口距离计算出来的。该数值是假设喷雾角度在整个喷雾距离中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得出的。在实际喷雾中,有效喷雾角度因喷雾距离而异。当液体比水粘时,形成的喷雾角度相对较小,其角度取决于粘度,喷嘴流量和喷射压力。
表内数值列出不同距离下的喷雾理论覆盖范围,实际应用中,表内的喷雾角度不适用长距离喷雾。该力的方向位于其表面上,它的每单位长度的数值是表面张力。表面张力主要影响最小工作压力,喷流角度和液滴大小。(数据见底部表格)
表面张力的性质在低工作压力状态下较明显。较高的表面张力减小喷流角度,在空心锥形和扇形喷雾喷嘴尤甚。低表面张力允许喷嘴在低压时工作。